针对媒体报道新华英才“售卖简历”事件◈★✿,8月10日◈★✿,58集团回应称◈★✿,新华英才高度重视并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调查小组◈★✿,针对媒体监督情况会进行彻查◈★✿,对此类情况绝不容忍◈★✿。一直以来九游会官网J9◈★✿,新华英才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有严格的数据权限控制和数据隔离措施◈★✿,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将用户的信息保密工作置于公司发展的最高战略◈★✿。
此前◈★✿,有媒体报道◈★✿,58集团假借招聘之名◈★✿,收集学生简历◈★✿,高价卖给培训机构◈★✿,后者以此联系学生群体卖课转化客源◈★✿,58集团从中收取返佣◈★✿。据悉◈★✿,在58集团出售的大学毕业生简历中◈★✿,单份简历报价在30-2000元不等◈★✿,其中博士生简历价格高达约1500元/份◈★✿。
报道显示◈★✿,58集团打包售卖的简历均来自新华英才招聘平台◈★✿,该平台是由新华网联合58集团旗下中华英才网共同打造的就业服务平台◈★✿,专门面向学生群体◈★✿。其官网显示九游会J9◈★✿。◈★✿,目前该网站由中华英才网运营◈★✿,而中华英才网在2015年被58集团收购◈★✿。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不论何等简历◈★✿,简历都是他们通向未来人生的敲门砖◈★✿。但有这样一家企业却将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当成了公司的赚钱工具◈★✿,这家企业就是“知名”互联网公司58集团◈★✿。
网易财经近日从58集团内部获取的资料显示◈★✿,58集团假借招聘之名◈★✿,收集学生简历若槻千夏◈★✿,高价卖给培训机构◈★✿,后者以此联系学生群体卖课转化客源◈★✿,58集团从中收取返佣◈★✿。据悉◈★✿,在58集团出售的大学毕业生简历中◈★✿,单份简历报价在30-2000元不等◈★✿,其中博士生简历价格高达约1500元/份◈★✿。
在巨大利用驱使下◈★✿,年轻求职者的隐私流入市场成为交易物◈★✿,大量学生群体个人信息成为58公司牟利“工具”◈★✿。据悉◈★✿,借此方式58集团一年多牟利超200万元◈★✿,近20家企业向其合作采购简历◈★✿,包括某巨头物流公司◈★✿、饮料行业独角兽及企政单位◈★✿。对此◈★✿,有律师表示若槻千夏◈★✿,“倒卖”简历行为或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九游会官网J9◈★✿,◈★✿。
据了解◈★✿,58集团打包售卖的简历均来自新华英才招聘平台◈★✿,该平台专门面向学生群体◈★✿。其官网显示◈★✿,目前该网站由中华英才网运营◈★✿,而中华英才网在2015年被58集团收购◈★✿。
已离职的58集团员工张三向网易财经透露◈★✿,“58平台的系统是针对蓝灰领用户群体◈★✿,在该平台上传的个人简历信息是有加码保护的◈★✿,58平台内部无权查看◈★✿,简历直接流入用户所投递的企业◈★✿,但新华英才网招聘系统后台数据的基本信息是没加码的◈★✿,58方可直接调取用于售卖◈★✿。目前◈★✿,新华英才库内共有近200万份简历◈★✿。”
上述人员指出◈★✿,58集团运营的新华英才招聘平台主要针对的是校园群体◈★✿,为了快速收集更多的简历◈★✿,58方面便将原本挂在58同城中的蓝领top企业职务信息虚设挂在新华英才网中◈★✿,因为职位本不存在或早已停止招聘◈★✿,大学生在投递简历后并不会被企业联系◈★✿。
据介绍◈★✿,58方面出售毕业生简历主要以两种形式打包售卖◈★✿:一是按群体数量◈★✿,二是匹配合作机构要求的画像类型(专业◈★✿、院校◈★✿、年龄段◈★✿、学历等)筛选后打包◈★✿,简历售卖单价也不同◈★✿,单份简历报价在30-2000元不等◈★✿,平均报价为140-250/份◈★✿,博士生的简历价格近1500元/份若槻千夏◈★✿。
此外◈★✿,除向教育培训机构售卖毕业生简历外◈★✿,58公司还向包括物流公司◈★✿、饮料企业及企政单位出售蓝灰领群体的简历◈★✿,部分价格在100-500元/份◈★✿。
网易财经还了解到◈★✿,除了上述渠道◈★✿,58还在其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的推广信息内进行简历收集◈★✿,通过宣传各大企业的职位信息◈★✿,或打着“限时免费秋招训练营”的由头吸引大学生们◈★✿。
另一位曾任职销售岗位的58集团前员工李四向网易财经透露◈★✿,和58合作采购简历的企业主要涉及教育培训机构◈★✿,此外还包括物流◈★✿、食品◈★✿、出行◈★✿、健身等行业◈★✿。“2020年10月◈★✿,校园项目企业数规模达到700+(在英才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2021年10月至今◈★✿,覆盖校园简历合作已知企业数近20家◈★✿,期内营收金额高达200万元◈★✿,覆盖简历数约30万份◈★✿。仅2023年上半年◈★✿,就有近十家企业与58集团合作采购简历◈★✿,共计实现营收100万元左右◈★✿,预估售出超2.9万份简历”◈★✿。
据李四介绍◈★✿,教育培训类企业是目前58集团简历售卖项目最大的“金主”◈★✿。涉及最大交易金额的是某教育培训机构◈★✿,该公司与58签署的框架协议为1500万◈★✿。
网易财经今年6月获得的多份58集团相关简历出售合同显示◈★✿,目前与58集团达成上述简历出售的合作企业包括多家耳熟能详企业◈★✿,行业涵盖快递物流J9九游会◈★✿、食品饮料◈★✿、网约车出行◈★✿、线下健身等◈★✿。
如上海逐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起求职网和58集团今年2月签订了24万元的框架协议◈★✿,实际消耗金额为10.9万(回款)◈★✿。按简历40元一份的单价计算九游会官网J9◈★✿,该项目目前已卖出2725份简历若槻千夏◈★✿。
天眼查显示九游会官网J9◈★✿,一起求职是一个大学生在线求职教育平台◈★✿,面向大学生提供求职服务以及培训课程◈★✿,该项目品牌隶属于上海逐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据李四介绍◈★✿,上述合作的教育培训机构在58同城平台和新华英才中都有账号◈★✿,只是在58平台上传的用户简历通过专为企业建立的系统单向流入企业方◈★✿,而在新华英才的简历不通过企业系统◈★✿,而是58方直接导出成线下表格对接给企业◈★✿。“因为中间可做成本价◈★✿,赚取更多钱◈★✿,例如一个项目能赚100万◈★✿,自留20万◈★✿,然后将80万摊到简历成本◈★✿。其中与一起求职的合作也是这个对接方式◈★✿。”
同时◈★✿,企业方无法在58平台中发布不合规的信息◈★✿,但可以找58内的相关运营团队◈★✿,该团队通过额外收取服务费的方式帮助企业优化文案◈★✿,将信息上传至平台◈★✿。“比如某教育培训机构◈★✿,其以兼职及实习生的名义上传招聘信息◈★✿,但应聘者收到的电话是花钱培训◈★✿、免费领取课程(转化付费进行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网易财经获得的58集团相关内部邮件显示◈★✿,上述向培训机构出售大学生求职简历的合同◈★✿,还通过了58集团内部人力资源部和法务部的层层审核◈★✿。
上述模式下◈★✿,58集团不仅正常收取入驻平台开账号的企业佣金◈★✿,还能通过卖简历牟利◈★✿,与培训机构合作的过程中还可在对方成功转化客源后赚一笔返佣◈★✿。且其中涉及一个法律风险◈★✿,若用户投递了某家企业◈★✿,但该企业并未和58集团签订bpo(待招业务)◈★✿,那58方是不能触碰c端用户的J9九游会官方网站◈★✿。◈★✿,在未告知的情况下用了别人资源◈★✿,属于一户多卖◈★✿。
对此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游云庭表示◈★✿,“这些简历的出售◈★✿,如果未经简历所有者许可的◈★✿,则侵犯其个人信息◈★✿,司法解释规定◈★✿,简历的数量如果超过5000条的J9九游会官网◈★✿,◈★✿,则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出售者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这个案子里的出售方(58集团)◈★✿,是提供服务时获取的个人信息◈★✿,所以要从重处理◈★✿,只要出售超过2500条的◈★✿,就涉嫌犯罪了九游会官网J9◈★✿。
其还指出◈★✿,如果购买者不明知的◈★✿,不一定构成犯罪◈★✿,但如果购买者明知◈★✿,这些个人信息没有合法来源◈★✿,也购买了◈★✿,则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这个同样是5000条的入罪标准◈★✿。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的魏强律师表示◈★✿,出售简历平台与采购方的合同签署◈★✿、群里沟通记录九游会官网J9◈★✿、导表对接交易的行为均可作为第三方倒卖信息的行为的判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九游会官网J9◈★✿、第二十一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个人信息处理者委托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与受托人约定委托处理的目的◈★✿、期限◈★✿、处理方式九游会官网J9◈★✿、个人信息的种类◈★✿、保护措施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并对受托人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监督◈★✿。受托人应当按照约定处理个人信息◈★✿,不得超出约定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等处理个人信息◈★✿;委托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受托人应当将个人信息返还个人信息处理者或者予以删除◈★✿,不得保留◈★✿。未经个人信息处理者同意◈★✿,受托人不得转委托他人处理个人信息◈★✿。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五十一条 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排除◈★✿、限制竞争◈★✿,或者损害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爆料◈★✿,英才校园的招聘公众号目前有近200万粉丝◈★✿,用户若通过公众号投递简历◈★✿,在显示投递成功后会用户就直接关注了该公众号◈★✿,是强绑定的关系◈★✿,不会给用户提供是否关注的选项及提示◈★✿,用户对此也并不知情◈★✿。
此外◈★✿,新华英才的学生资源一部分来自于和中华英才网的合作◈★✿,借其背书招企业方进来(to b)◈★✿,以及通过自建与合作的校园渠道获得院校资源◈★✿,还有一部分则是依靠央国政◈★✿,银行◈★✿,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内知名企业来吸引◈★✿,在每年的春招和秋招季能吸引近百万份简历◈★✿,其中以应届毕业生为主◈★✿,这部分粉丝是“强绑定”关系◈★✿,从后台看◈★✿,公众号粉丝活跃度在70-80%◈★✿,相当于七八成都是活粉◈★✿。
从法律角度看◈★✿,这种“强制绑定”的行为存在违法之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九游会官网J9◈★✿、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国家网信办出台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显示◈★✿,平台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强制关注其他账号◈★✿。其中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应当规范公众账号推荐订阅关注机制◈★✿,未经互联网用户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订阅关注其他用户公众账号◈★✿。”不关注公号就无法消费◈★✿,显然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涉嫌侵犯消费者的隐私◈★✿。